:::

台南400見證台南傳統剪黏匠轉藝的奇蹟

陳三火

開創當代 | 2024-08-26
剪黏朔源明朝萬厲年間距今已4百多年那時的剪黏是泥塑完成,敲打磁片打碎填滿,像是馬賽克作法。台灣剪黏是在台灣光復後,台灣廟宇興起修建之風潮,尤以台南廟宇數量可說是全台首屈一指,套句話三步一小廟,五步一大廟。1949年台南興起翻修廟宇,剪黏工藝正蓬勃發展至高峰,當時因材料需求,業者研發彩色玻璃以切割剪黏完成得作品亮麗頗受好評。玻璃剪黏興起一陣子,好景不常,因玻璃外表鮮麗,但不耐日照雨淋,容易剝落,玻璃壽命約25年,廟方就得整修。1980年代剪黏工藝材料轉換淋燙模具化,一體成型,淋燙貨品出現,打擊傳統剪黏市場,頓時傳統剪黏工藝面臨的是夕陽工藝,剪黏工藝面臨消失斷層的危機,火獅以危機就是轉機的意念,匠轉藝自創自我風格的敲擊剪黏,以隨緣技法將廢棄陶瓷碗盤以垃圾變黃金的心態來創作藝術品,獨自風格走出自我的一片天,同時也見證了匠轉藝的奇蹟。
作者介紹
陳三火剪黏工作室創辦人

陳三火

2005年榮獲台灣工藝之家
2015年榮獲國家薪傳獎
2020年榮獲國家重要文化保存資產(人間國寶)
2021年榮獲國家工藝成就獎
2024年媽祖出巡作品榮獲國家工藝中心典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