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未來 | 2024-07-29
我認知的台南,仍舊是兩個。自2010年底,台南的歷史版圖從安平、府城再加入永康,到最後囊括整個台南縣。台南兩個字對台灣其他人來說,就是台南:對濁水溪以下的人而言,府城跟台南(縣)的差別,就像台北跟新北的概念。
每當我介紹自己是台南人,我說下營,常換來對方一臉的黑人問號。大家仍以府城為台南一詞的代稱,而字義裡並不包含原來台南縣的鄉鎮。就像報刊上登了一篇去鹽水看蜂炮的旅遊文章,標題赫然是:一夜府城宵蜂炮。90跟00後的作者,竟然把鹽水劃入府城地理? 為何文章不直接聚焦鹽水呢 ?或是改成衝台南瘋元宵,也不至於犯錯。
在展望未來之前,台南的大小地理範疇、人文拼圖概念,是否對非南部人已有教育宣導的準備? 認識台南二字的轉變,我覺得是必須的。否則將來仍會看到一些牛頭不對馬嘴的文宣。
府城越來越有人氣,發展越來越好,但相對原來台南縣的鄉想,勞動人口流失速度卻不是一般人可了解。合併快十五年,我一直在想,已經同樣都是台南了,城市與鄉村之間,如何 能融入屬於大台南的拼圖呢?
原來的台南縣人如何面對在地行政資源流失,又要發展本地 人文產業特色,還要被外地人說,府城之外就是鄉下 ! 好吧,鄉下也什麼不對,但聽起來好像並不屬於台南呢。
台南的整體標籤是什麼呢?而讓台南變成現成的模樣,美食、悠緩而自信的生活、人文藝術底蘊、宜居、閩南文化、宗教儀軌與廟活動...這些難道只集中在府城而已嗎?
在科技越來越靈活,台南又迎來科技大老的投資設廠,是否能運用AI來協助勞力不足、產業流程SOP簡化、品項IQC、物流B To B 或C端、包裝運送交通成本,能符合環保再利用...拉一把農村產業呢?
往往走訪台南鄉村,都看不到年輕人。而留守家鄉的人還被視為沒出脫。何時台南能打造出,不管你是台南哪裡人,都能驕傲地說出,並向外人介紹時,有教人嚮往前去探訪的地景地味?我們應該與科技系統合作,去思考大台南如何呈現,一個大家說出台南時,會覺得:對,這也是台南的印象呢?
每當我介紹自己是台南人,我說下營,常換來對方一臉的黑人問號。大家仍以府城為台南一詞的代稱,而字義裡並不包含原來台南縣的鄉鎮。就像報刊上登了一篇去鹽水看蜂炮的旅遊文章,標題赫然是:一夜府城宵蜂炮。90跟00後的作者,竟然把鹽水劃入府城地理? 為何文章不直接聚焦鹽水呢 ?或是改成衝台南瘋元宵,也不至於犯錯。
在展望未來之前,台南的大小地理範疇、人文拼圖概念,是否對非南部人已有教育宣導的準備? 認識台南二字的轉變,我覺得是必須的。否則將來仍會看到一些牛頭不對馬嘴的文宣。
府城越來越有人氣,發展越來越好,但相對原來台南縣的鄉想,勞動人口流失速度卻不是一般人可了解。合併快十五年,我一直在想,已經同樣都是台南了,城市與鄉村之間,如何 能融入屬於大台南的拼圖呢?
原來的台南縣人如何面對在地行政資源流失,又要發展本地 人文產業特色,還要被外地人說,府城之外就是鄉下 ! 好吧,鄉下也什麼不對,但聽起來好像並不屬於台南呢。
台南的整體標籤是什麼呢?而讓台南變成現成的模樣,美食、悠緩而自信的生活、人文藝術底蘊、宜居、閩南文化、宗教儀軌與廟活動...這些難道只集中在府城而已嗎?
在科技越來越靈活,台南又迎來科技大老的投資設廠,是否能運用AI來協助勞力不足、產業流程SOP簡化、品項IQC、物流B To B 或C端、包裝運送交通成本,能符合環保再利用...拉一把農村產業呢?
往往走訪台南鄉村,都看不到年輕人。而留守家鄉的人還被視為沒出脫。何時台南能打造出,不管你是台南哪裡人,都能驕傲地說出,並向外人介紹時,有教人嚮往前去探訪的地景地味?我們應該與科技系統合作,去思考大台南如何呈現,一個大家說出台南時,會覺得:對,這也是台南的印象呢?
作者介紹
詩人
顏艾琳
台南下營人,輔仁大學歷史系畢。年輕時玩過搖滾樂團、劇場、地下刊物。曾獲台灣出版優秀青年獎、創世紀詩刊40周年優選詩作獎、全國優秀詩人獎、吳濁流新詩正獎、中華民國文藝新詩獎章、第一屆兩岸桂冠詩人等。著有《骨皮肉》、《她方》、《微美》、《詩樂翩篇》、《A贏的地味》、《吃時間》、《喂》二十本書;詩作已譯成英、法、德、韓、日、西、葡、瑞典、阿拉伯文等,被選入台、港等地華文教材,並被改編為流行歌、民謠、微電影、廣告、舞臺劇、現代舞、小劇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