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球兩端的歷史機遇與城市課題

蘇峯楠

展望未來 | 2024-07-22
1609年,受雇於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英國人哈德遜(Henry Hudson)乘船進入紐約灣,溯河探勘今美國紐約一帶。2009年,紐約舉辦「紐約400:哈德遜河上的荷蘭」活動(NY400: Holland on the Hudson),並以歷史生態學視角的「曼哈頓計畫」(Mannahatta Project)提出城市生態環境維護的願景。

在哈德遜的探勘基礎上,1624年荷蘭西印度公司登陸紐約地區,被視為紐約近代城市發展的起點。到了2024年,紐約再次舉辦四百年主題活動:New York 400th,但這次有別於之前的NY400,而是以「紐約人」(New Yorkers)為中心——四百年來不同人群聚集紐約,成為了今日的紐約人。活動也不止於2024年,2025、2026年仍有分別呼應1625年曼哈頓島建城、1626年荷蘭人與原住民萊納佩人(Lenape)土地交易的活動安排。整體來看,本次特別關注原住民、歐洲人移民、奴隸等不同人群在紐約的活動,聚焦於城市多元群體及未來的和睦團結。

臺南、紐約位居地球兩端,但在歷史機遇下,皆於1624年被捲進世界波瀾之中。其後,各方人群也是紛集臺南,既有過客往來,亦有落地生根,長久以來都在這塊土地上累積並形成了豐厚斑斕的獨特文化面貌。

時值四百年之後,紐約與臺南都開始在回應這段歷程。而臺南要如何梳理這座城市的面容、特質、其在世界的位置,以及提出未來城市發展的願景與想像?

400這個時間數字所代表的,也許不只是單年度的繁麗節慶,而是我們接下來的課題與挑戰。
作者介紹
國立故宮博物院書畫文獻處助理研究員

蘇峯楠

漫步照相者,放空愛好家,以及一個只要吃到正統府城碗粿(再配個魚羹),就能深刻感受到滿滿生存意志的臺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