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國寶」及「國家工藝成就獎」得主——木雕藝術家陳啓村,以木雕藝術創作為業,擇一事,執一生,師承傳統木雕技法,卻不受傳統思維所約束。因地緣關係的刺激,陸續在創作過程中學習西方素描及油畫技巧,他將現代人體結構概念帶入傳統工藝,在臺灣神佛像雕刻領域有了全新的詮釋,展現傳統木雕藝術的韌性、突破與價值,以作品記錄臺灣的歷史與文化。
靈感多取材自民俗歷史和生活主場景,捕捉生命中不斷更迭的吉光片羽,善於掌握人物的表情神韻及造型,藉由兼容多元的創作主題、技法,作品刻畫細膩、技藝純熟,在藝術創作的作品中更傳達出情感的層次,從技進藝、從藝入道。
陳啓村體悟出「今日的創新,就是明日的傳統」,強調傳統為根本,創新是能量的延伸,因此更要在傳統中不斷突破,繼而發展出兼容傳統與現代的技法,創作出獨樹一幟的藝術作品,將古藝之美傳承下去。

開創當代 | 2024-02-21
「臺南400年」以1624年荷蘭人抵達臺南安平為初始,開啟了與世界接軌的新格局,經過了幾次的人口遷移以及多元化的族群來到了臺灣(福爾摩沙),先民渡海來臺定居,到明年(2024)共400年的時間,這塊土地堆疊了更多的故事與情懷,讓臺灣呈現多樣化的民情。
早期先民來臺,生活民俗、文化藝術有著鮮明的足跡,形成最具特色的在地工藝美術,有很多傑出的藝術家、工藝家,工藝文化主要有,生活工藝、民俗工藝、美術工藝,尤其傳統工藝表現相當亮眼。在這幾百年的歲月裡,前輩與先人的傳承至今,並融入於我們的生活及信仰之中,這些都是這400年來見證的文化歷史。
在地文化是藝術發展相當重視的一環,而藝術創作的體現反應了人類的成就,象徵著文化價值與內涵,在傳統工藝發展歷史悠久的臺南,未來將呈現怎樣的新篇章呢?全球多元化的時代來臨,人類每年都有很多的文化資產不經意的流失,工藝美術也是一樣,希望未來更能著重在地文化,讓在地文化的傳承更具特色且永恆,透過文化藝術展望未來,打造屬於這個世代及未來時代的一個指標。
2024年是臺南相當熱鬧的一年,也是與整個臺灣、國際共享的盛宴,此次「臺南400年」紀念活動,以及臺灣燈會、臺灣文博會,以及臺灣設計展等國家級大型活動,整合了不同領域的資源,以跨界的力量提升城市美學的深度及廣度,讓民眾沉浸於屬於臺南的文化精神,感受藝術帶來的感動。
早期先民來臺,生活民俗、文化藝術有著鮮明的足跡,形成最具特色的在地工藝美術,有很多傑出的藝術家、工藝家,工藝文化主要有,生活工藝、民俗工藝、美術工藝,尤其傳統工藝表現相當亮眼。在這幾百年的歲月裡,前輩與先人的傳承至今,並融入於我們的生活及信仰之中,這些都是這400年來見證的文化歷史。
在地文化是藝術發展相當重視的一環,而藝術創作的體現反應了人類的成就,象徵著文化價值與內涵,在傳統工藝發展歷史悠久的臺南,未來將呈現怎樣的新篇章呢?全球多元化的時代來臨,人類每年都有很多的文化資產不經意的流失,工藝美術也是一樣,希望未來更能著重在地文化,讓在地文化的傳承更具特色且永恆,透過文化藝術展望未來,打造屬於這個世代及未來時代的一個指標。
2024年是臺南相當熱鬧的一年,也是與整個臺灣、國際共享的盛宴,此次「臺南400年」紀念活動,以及臺灣燈會、臺灣文博會,以及臺灣設計展等國家級大型活動,整合了不同領域的資源,以跨界的力量提升城市美學的深度及廣度,讓民眾沉浸於屬於臺南的文化精神,感受藝術帶來的感動。
作者介紹

2020年國家工藝成就獎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