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府城詩茶

葉東泰

珍視傳統 | 2024-04-17
四百年來,台灣茶的痕跡在荷蘭時期即有戎克船的運茶歷史,直到1865年安平開港,洋行搶進,外銷西方的茶讓世界看見台灣。

而明、清以來府城人品茗喜重溪頭源水,好綠窗焚香撫琴。府城文人詩中便描繪了三百多年前台灣的飲茶芬芳。

鄭經晨起遇春雪,有感而吟「開窗獨對曉涼景,卻把山茗和雪烹」,有友到訪,便隨興地「窗前汲水燃新茗,几上焚香酌舊醪」。他獨自夜坐,則是「汲澗燃新茗,開窗撫古琴」,藉以消世俗塵心。

而明末府城文人沈光文出家為僧後,也寫下「明朝待汲溪頭水,掃葉烹來且吃茶」的豁達心境。

清代康熙年間,台南法華寺僧、景色也常與茶共同入詩。貢生曾源昌接受僧家奉茶時,寫著「誰展揮毫手,同傾瀹茗杯;猶遲辭丈室,相顧兩無猜」。

台灣諸生王名標漫遊寺中,因見僧人煮茶背影,而有「園木生佳果,齋廚煮素茶;徘徊憐景色,歸路繞煙霞」之作。

當時的台灣府海防同知孫元衡,除了訓練書僮烹茶方法,材料還得「汲取竹林僧舍水,雨芽來自大王峰」,十分講究功夫泡茶。

道光年間府城進士施瓊芳,為詩特別強調品茶有助詩清。他在詩中寫到「妙解尋詞料,茶餘興在詩;清新開府句,醞釀建溪枝」。

連雅堂在【雅堂文集】提到「破得功夫來瀹茗,一杯風味勝醍醐」,更是表達嗜茶愛茶的心情。

當代,茶在府城則化身為一種溫暖的記憶。街頭巷尾不時飄著紅茶的香味,熬煮豐厚人情的滋韻。某年中正路巷內「雙全紅茶店」貼出如此告示:

(台語)
紅茶的芳味 是美妙的歌詩 啉會落喉 講袂出喙
紅茶的芳味 是遙遠的記智 愈老愈好 攏袂退時
紅茶的芳味 是歷史的堅持 感情的生理 愈做愈甜
馬年冬尾 卜共汝定一個美麗的約會
初五來坐
汝的笑容是羊年早春上嫷的花

這是府城溫馨的人情風味。茶不是神秘的歷史,它是生活的思維,也是庶民面對環境變遷的知命樂天。

(台語)
景氣無好逐家哀 勤儉扑拚才應該
期待冬去春閣來 英雄再展好氣概
雙全店面新氣派 茶芳味純袂凊採
歇睏四日報汝知 加減囤寡卡實在
初五開市好頭彩 士農工商發大財

當然府城人喝茶也是自豪的。開業一百五十年的振發茶行如此說:「家植狀元榜眼探花佳種,枝分北苑建谿小峴名區」,販售的全是排名前三位的名種,而且各朝皇室專用茗茶皆有所植。其並將茶賜名給姓(姓卜餘甘氏),還封了官職(官封不夜侯)。

台南不時有人舉辦茶會,其中不乏吟詩尋樂人:

(台語)
三鈷茶

閒閒一鈷茶
止喙焦兼褪腹內火
神仙亦想欲來作夥

第二鈷茶
配五四三的話
一工辛苦 卸卸落來 提去燃火

啉到三鈷茶 身軀親像猴 bae^上樹尾
拋輪狗仔 食果子 吹風使目尾

若有食茶 莫想遐濟
簡單捽一杯
有食茶芳灌醉的清醒 嘛食
冷暖人間的 剾洗

府城喝茶,四百年來不隨便,有閒待您奉茶。
作者介紹
單純愛茶人

葉東泰

出生澎湖的台南人,【奉茶】、【十八卯茶屋】創辦人,長期致力茶文化、老屋再利用之推廣,結合臺南老屋與茶香,提出「茶活」的概念,期待大家將茶與生活融合,細細品嘗茶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