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物館與臺灣人的記憶所繫之處:在台南

張隆志

開創當代 | 2024-03-07
2011年,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在台南正式開館。2021年,臺史博與臺文館共同升格為文化部三級機構。我們的使命也從“大家的博物館“提升為“世界的臺史博“。迎接2024年的到來,臺史博於2月推出“跨1624:世界島臺灣“的國際特展,呼應“台南400“的各項重要活動。本次特展運用文化科技呈現來自日本、荷蘭及台灣的珍貴文物,透過國際論壇介紹臺灣島史、日本海洋史、荷蘭後殖民史、以及當代全球史及環境史等的新史觀,並設計歷史教室專區與觀眾們回顧臺灣與世界的多重連結,共同省思「跨‧1624」主題的當代意義。

透過全球首次公開的17世紀油畫「尤紐士牧師為蕭壠社人宣講及施洗圖」,首次原件展出的17世紀古籍《荷蘭聯合東印度公司的起源與發展》,以及旅法臺灣侯氏家族珍藏的「18世紀末御製臺灣原漢界址圖」等文物,我們希望和觀眾們一起重新看見海洋臺灣的海之島/道、連結島嶼的貿易網絡、海域物質文化的交流、與近百年來臺灣人與海洋的關係。進而思考「誰擁有及述說歷史?」、「博物館的自我批判與對話」、「誰的歷史現場」、「鄭成功的多元史觀」、以及「你如何看臺灣大航海時代?」等重要課題。歡迎大家來到臺史博一起上一堂屬於臺灣全體人民與國際友人們的精彩歷史課。
作者介紹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

張隆志

台北長大的台南白河人,美國哈佛大學歷史與東亞語文研究所博士。曾任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副所長,2021年春返鄉擔任臺史博館長職務。近年策劃主編《島史的求索:台灣史論叢史學篇》、《跨越世紀的信號:書信裡的臺灣史》、《跨越世紀的信號2:日記裡的臺灣史》、《跨越世紀的信號3:圖像裡的臺灣史》等史學史與公眾史學作品。